那曾是座無人問津的荒山,卻在13年間慢慢披上綠裝,而今滿山果木、綠樹成蔭,已然成為光閃閃的金山。改變這一境況的,是一雙勤勞的手,13年磨了一層層繭子;是一顆不服老的心,13年鍍上一層層“堅定”。這雙手、這顆心屬於年近古稀的老人——索俊秀,他用堅韌的性格支撐執著的夢想,用自己“綠”“灰”“紅”“金”的四色人生,詮釋著不屈的精神,成就了綠色的神話。綠色:萬畝荒山披綠衣婁煩縣潘家莊村東南面後家坡的那片山,在當地人的記憶里,13年前就是光禿禿一片,一腳一塊石頭。用一段話來形容就是:“禿山荒坡石頭溝,雨過天晴泥石流;飛禽走獸不歇足,幾代村民幾代愁。”當時村民常說: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,望著心裡都堵得慌,更別說上山啦!再看看現在,村裡人一反常態,閑暇之餘都想往山上跑。因為啥?你瞧,那一大片綠樹成蔭,杏樹、桃樹、油松、柳樹,應有盡有,“當年的荒山已披上綠裝,簡直就是‘花果山’啊,去了就有果子吃,有錢掙,哪有不願去的呢?”村民們笑著說。可不,原來啊,山上沒有果樹不說,連一塊田地都沒有。現在再看,山上不僅長樹,還間種著各種藥材,養著各種家畜,再加上花花草草,“幾乎一步一處景,要我說比‘花果山’還招人喜歡呢!”村民們驕傲地介紹。“看見熟的杏兒隨便摘著吃啊!大家別客氣。”隨著一聲洪亮的招呼,一個健步如飛、身材魁梧、腰桿筆直的人出現在記者眼前,他就是這片山林的改造者——索俊秀。眼前這個“壯漢”,很難讓人將他與一個年近七旬身患糖尿病的老人聯繫起來。“呵呵,一天就在這山上折騰,估計因為空氣好,動得多,身體鍛煉好了,也算是植樹造林給我帶來的回報哇!”老索爽朗地笑著,帶領我們往山上走。行至半山腰,露出幾眼窯洞,走進一看,雪白的牆壁、整潔的床鋪,衛生間、淋浴室、電視機、茶几一應俱全。“這裡不光能摘桃吃杏,還能住在窯洞里避暑納涼,怎麼樣,我這個‘農家樂’做得不錯吧!”一邊整理著雪白的床單,老索一邊笑著宣傳自己的事業。灰色:起步賠錢逾百萬在窯洞里坐定,老索給記者講起了他的經歷。他是一個生在農村、長在農村的地地道道的農民,從小到大見多了家鄉光禿禿的荒山,幼年起讓荒山披綠衣的想法就在他心裡萌芽。長大後,他先是在家鄉婁煩縣尹家窯村擔任村支書,後來陸續擔任婁煩縣城關鎮鎮長及黨委書記。由於從未離開婁煩這片山水,再加上任職期間考察了外地造林成功的幾次經歷,他萌發了在家鄉植樹造林的想法。2001年,從工作崗位上退休的老索謝絕了別人月薪5000元的高薪聘用,毅然成立了自己的“大地林牧開發有限公司”。雖然家裡有常年卧病的妻子,自己也患有糖尿病,醫生囑咐不能太勞累,但他還是堅決響應國家號召,加入到了改造荒山的大軍中去。然而,萬事開頭難,在創業之初,一連串的打擊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。那是2001年的初夏,雄心勃勃的老索帶領著自己的種植隊伍浩浩蕩盪開赴荒山,歷經一個多月的艱苦奮戰,終於在辛勤開墾的荒地上撒下500畝紅花籽。但幾個月後他卻傻眼了:頂土出苗的紅花屈指可數,30萬元的投資就這樣打了水漂。不甘心的老索求助了多位專家,得知是氣候不適宜紅花生長。痛定思痛後,老索重振旗鼓,500畝落葉松又在這裡扎下了根。手扶長勢喜人的松樹苗,老索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。然而,造化弄人,一天下午,當地的羊群將這片松樹苗一掃而空。這一次,借來的百萬元資金再次化為泡影。原本要給兒子買房子的錢以及跟周圍親戚朋友借來的錢,全部又付之東流。老索欲哭無淚,“我這是圖啥呀!放著卧病的老伴不能照顧,辛辛苦苦一年多,換來的回報就是130萬元打了水漂!”老索想到了放棄,可望望那依舊光禿禿的荒山,想想那130萬元的欠款,他再次咬緊了牙關。開弓沒有回頭箭,老索不斷打氣鼓勵自己: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,要迎難而上,堅持再堅持……紅色:荒山終於結碩果就在老索陷入困境之時,得知實情的當地銀行送來了貸款,林業部門也送來了苗木,希望之火又在他心頭燃起。這次他吸取經驗教訓,確定了以經濟林為主導產業,新、優、特苗木培育和養殖業相結合的發展思路,並請來了縣裡的林業專家進行指導,在流域內搭建了各種水、電設施,帶領村民重新創業……功夫不負有心人。6年之後,婁煩後家坡流域內,老索和他的團隊累計修路15公里,實現荒山造林2000畝。2005年起,後家坡流域年均出售仁用杏、中藥材、肉羊、土雞蛋、肉雞,銷售收入已達到327萬元,利潤131萬元。村民平均每人每年收入7000元以上,每年發放施工勞務報酬達42萬餘元。此後的增長勢頭開始一發不可收拾,2007年,老索聘請省中醫研究所專家,在後家坡試種甘草、黃芪、黃芩、白芍、連翹等中藥材,收到了良好的效益。在公司效益快速增長的同時,老索沒忘記日子依舊緊巴巴的鄉親們,他開始大力推廣新技術、新品種,培訓了近千名農民,引導他們種植改良仁用杏種6000畝,還組織技術人員與農戶簽訂藥材購銷合同。2009年,僅中藥材一項,就為當地農民增收600餘萬元。通過探索,老索與村民們形成了“公司+農戶”的運營模式,共引導1000餘戶農戶種植中藥材3000餘畝,每畝收益2000餘元,戶均純收入6000多元。中藥材產業成為引導當地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。老索的“大地林牧開發有限公司”也成為全縣依靠科技,引導農民致富的龍頭企業。2008年,老索的公司被授予“山西省民營科技輝煌30年功勛獎”,老索則被評為“太原市綠色十佳年度人物”。“山上的樹木根連著根,致富的路上心連著心”。十多年來,從這片山上售出的樹木、藥材以及禽畜已累計收入1810萬元,直接經濟效益達到1000多萬元。而在這兒幹活的工人也由最初的十幾人擴大到上百人,日工資也由當初的10元增加至如今的80元,一年下來人均收入有2萬多元。“現在,我這裡已經成為不便外出打工的鄉親們的首選了。現在的光景過得可以說是:‘我好,大家也好!’”老索驕傲地說道。經過13年的治理,昔日的潘家莊後家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:山頂松柏常青,溝底綠樹成蔭;半坡花果飄香,四季鳥類成群。後家坡山已成為了依靠科技、引導農民致富的現代生態農業綜合示範基地。金色:青山還要變金山“你看,這邊是一個有3000噸生產能力的杏脯加工廠,這邊是一個配套的冷庫。”老索指著一排新建的廠房告訴記者,除了主要加工杏脯外,這裡還會附帶加工一些豆角、薯片、大棗、山楂等產品。“這些才是真正的致富法寶!以前那要算是青山的話,今後這些項目上來就能變成金山!”索俊秀有些“得意”地告訴記者,一斤杏兒的售價只有兩三元錢,可加工成杏脯後,卻能賣到至少十多元,一些高品質的杏脯甚至可以賣到三四十元。而5元一斤的杏仁,也可以加工成杏仁系列保健食品,到時候售價也能高達30元。老索介紹,如今這片山應該叫生態園區了,開發的總體構想是:山、水、田、林、路綜合治理;果、木、農、藥、加立體發展;科、教、文、史、游全面展示;生態、社會、經濟、扶貧等效益統籌兼顧。因此,食品加工只是第一步,下一步他還要搞農家樂旅游開發。老索說,這裡離著名景區雲頂山不遠,毗鄰“婁煩八景”之一龍和山,又是戰國時,英勇衛國的樓煩王長女安葬地,當地人稱為“王姑墓”。生態園可以發揮這些地域優勢接待觀光游客。園裡平常供應土雞、山豬、水庫魚蝦等本地特色飲食,秋季還能供應本地著名的美食“燒土豆”,通過“農家樂”的方式滿足游客需求。到時候,這裡至少可以帶動附近村民千餘人就業,人均收入能達到3萬元以上。老索告訴記者,他雖然年事已高,但五年內還想著再辦四件事:一是建乾果加工廠一處,如今已經初步建成;二是引導農戶種植中藥材3萬畝;三是營造防護林7000畝;四是擴大舍飼養羊和林下土雞飼養規模;力爭將潘家莊後家坡流域建成資源循環利用、生態綜合治理、種養加共同發展、體現小流域大農業的現代農業示範基地。園區再經5年建設,將呈現如下藍圖:五千畝松樹綠周緣,三千畝乾果繞腰間。一千畝楊柳挺溝中,一千畝藥花鑲坡邊。群群牛羊蔭里見,簇簇雞鳥語聲連。鄉親獲益展笑顏,游人盡興樂無邊。故人閑來游舊地,當驚舊貌換新顏。趙安林孫耀星  (原標題:婁煩老人索俊秀的四色人生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w18ewwpf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